2024年俄羅斯旅遊現狀,到訪遊客人數劇增:戰爭陰影下的旅遊復甦

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3 月 26 日 by 総合編集組

俄羅斯旅遊業的衝突新生

俄羅斯,這片橫跨歐亞大陸的土地,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、深厚的歷史遺跡和獨特的文化魅力聞名於世。然而,自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以來,國際制裁與地緣政治風暴籠罩其上,外國遊客數量一度跌至低谷。令人意外的是,2024年前九個月,俄羅斯迎來約130萬名國際遊客,較2023年同期增長近三倍。這一數字不僅展現了俄羅斯旅遊市場的頑強生命力,也揭示了戰爭如何重塑其客源結構。從莫斯科繁忙的街頭到北高加索的崎嶇山區,戰爭的痕跡若隱若現,卻未阻擋旅遊業的復甦步伐。本文將深入剖析2024年俄羅斯旅遊客源國的排名與趨勢,回顧過去幾年的起伏,並探討戰爭與復甦交織下的推動力量。


2024年俄羅斯旅遊客源國前10名:數據洞察

2024年是俄羅斯旅遊業在衝突壓力下迎來轉機的關鍵年份。電子簽證的推行與盧布貶值帶來的經濟誘因,使這一年成為觀察入境旅遊動向的最佳窗口。以下數據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邊防局提供,並於2024年11月經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,涵蓋1月至9月的統計。

前十名入境俄羅斯客源國一覽

排名國家遊客人數年比增長率(若有數據)
1中國731,900近7倍增長
2德國52,400上漲24.4%
3伊朗45,500上漲77%
4土庫曼斯坦45,600上漲93.4%
5土耳其44,150上漲30.8%
6阿聯酋43,300
7沙烏地阿拉伯39,100近12倍增長
8哈薩克斯坦19,000
9印度17,700
10愛沙尼亞13,700

中國以73.19萬遊客位居榜首,占總數56%以上,成為俄羅斯旅遊業的中流砥柱。中東國家的表現尤為搶眼,伊朗、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均躋身前十,顯示俄羅斯在戰爭背景下轉向非西方市場的策略成效顯著。沙特阿拉伯遊客數量增長近12倍,凸顯其潛力。德國與愛沙尼亞作為少數歐洲代表,表明衝突與制裁未能完全切斷歐洲遊客的興趣。


俄羅斯過去幾年的遊客數量消長

2019-2022:從高峰到戰爭低谷

2019年,俄羅斯旅遊業迎來高峰,錄得約2463.4萬外國訪客。然而,2020年疫情封鎖全球旅遊,訪客數量急劇下降。2022年,烏俄戰爭的爆發帶來更大衝擊,西方國家關閉空域,歐美遊客幾乎絕跡,當年外國遊客數量跌至約20.01萬人次。戰爭引發的制裁,包括SWIFT金融系統的限制,讓旅遊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
2023:衝突下的復甦曙光

2023年,俄羅斯旅遊業開始顯露復甦跡象,全年遊客數量估計在60萬至100萬人次之間,前九個月約43萬人次。戰爭帶來的經濟調整,如能源出口轉向亞洲,為俄羅斯提供了喘息空間。中國遊客達到47.71萬,成為復甦的先鋒力量。

2024:戰爭背景下的旅遊熱潮

2024年前九個月,130萬遊客的數字令人矚目,幾乎是2023年同期的三倍。中國遊客從47.71萬激增至73.19萬,中東國家如伊朗和土庫曼斯坦分別增長77%和93.4%。儘管戰爭尚未結束,俄羅斯的適應能力讓旅遊業實現了逆勢增長。


戰爭與俄羅斯旅遊復甦的五大推動因素

衝突期間的簽證便利化

2023年8月,俄羅斯推出電子簽證系統,允許64個國家的公民在線申請,簽證有效期達60天。這一政策在戰爭壓力下尤為關鍵,中國、印度和中東遊客因此受益匪淺,成為入境增長的動力源泉。

盧布貶值的經濟吸引力

戰爭導致的制裁使盧布大幅貶值,俄羅斯的旅遊成本對外國遊客更具吸引力。從莫斯科的酒店到聖彼得堡的餐飲,價格變得更親民,尤其吸引了中東的高消費群體。

俄羅斯當前局勢下的市場重新定位

戰爭迫使俄羅斯放棄歐洲市場,轉而深耕亞洲和中東。與中國的旅遊合作協議增加了航班頻次,推廣冬季滑雪和文化體驗,而與中東國家的旅遊推介則提升了當地遊客的興趣。

俄羅斯航空航班網絡的衝突調整

歐美空域關閉後,俄羅斯航空業轉向亞洲。2024年,中國與俄羅斯的直飛航班大幅增加,每週達162班次。雖然本土飛機製造受限,俄羅斯依賴中國等國填補航班缺口,支撐了旅遊流量。

戰爭背景下的經濟奇蹟

戰爭帶來了意外的經濟繁榮。大量男性參戰降低了失業率,薪資上揚,能源出口轉向中國和印度帶來穩定收入。這種“死亡經濟”增加了民眾的可支配收入,刺激了國內外旅遊需求,也間接吸引了國際遊客。

2024年俄羅斯旅遊現狀,到訪遊客人數劇增:戰爭陰影下的旅遊復甦
圖片來源:Unsplash by Daniil Silantev

前往俄羅斯旅行的主要客源國深度剖析

中國:戰後旅遊的支柱

中國以73.19萬遊客穩居首位,占總數56%以上。戰爭後,中國成為俄羅斯能源與旅遊的最大伙伴。莫斯科的紅場、聖彼得堡的冬宮和貝加爾湖的自然景觀深受中國遊客青睞,每週162個定期航班為這一增長提供了便利。

德國:衝突中的歐洲例外

德國以52,400遊客位居第二,儘管戰爭與制裁帶來挑戰,德國遊客仍被俄羅斯的歷史文化吸引。2023年約42,100人次,2024年增長24.4%,顯示其市場的穩定性。

中東三強:戰爭背景下的新興力量

  • 伊朗(45,500):增長77%,戰爭加強了俄伊關係,旅遊與商務並行。
  • 阿聯酋(43,300):豪華旅遊需求推動增長。
  • 沙特阿拉伯(39,100):增長近12倍,高端體驗吸引富裕遊客。

土庫曼共和國與土耳其:區域影響

  • 土庫曼共和國(45,600):增長93.4%,鄰國聯繫支撐旅遊。
  • 土耳其(44,150):增長30.8%,戰爭未阻礙雙邊交流。

潛力市場:印度與哈薩克斯坦

  • 印度(17,700):戰爭後能源合作拉動旅遊興趣。
  • 哈薩克斯坦(19,000):鄰國優勢明顯。

愛沙尼亞:當前局勢下的小眾貢獻

愛沙尼亞以13,700遊客位列第十,地理便利性使其保持穩定。


戰爭對俄羅斯旅遊業的雙重影響

經濟與社會的衝突適應

戰爭引發的制裁未擊垮俄羅斯經濟,反而促成內循環轉型。2023年GDP增長3.5%,2024年預計達3.6%。本土科技如Yandex取代谷歌,Mir支付系統替代Visa,電商平台Ozon填補市場空白。莫斯科街頭依然繁華,餐廳座無虛席,顯示戰爭未顯著影響民眾生活。

旅遊業在戰爭背景下的挑戰

歐美空域關閉讓俄羅斯航空業陷入困境,飛機零件短缺,製造能力不足,俄羅斯轉而依賴中國支援。國際遊客需適應Yandex.Taxi和Mir卡等本土應用,支付與導航成為新挑戰。

戰爭痕跡的隱藏與浮現

在莫斯科,徵兵廣告隨處可見,但居民避免公開談論戰爭。北高加索地區則不同,徵兵補貼吸引少數民族參戰,卻帶來高傷亡。愛國者公園展示戰利品,成為中國遊客的打卡熱點,戰爭既是陰影也是吸引。


旅遊業對俄羅斯經濟的貢獻

衝突期間的收入增長

2023年,外國遊客為俄羅斯帶來約35億美元收入,2024年這一數字預計翻倍。戰爭刺激的國內旅遊也激增,2023年達9000萬人次,間接提升了國際吸引力。

俄羅斯基礎設施與就業機會

旅遊復甦帶動酒店與交通行業發展,政府計劃到2030年吸引1600萬國際遊客。戰爭雖帶來挑戰,也加速了基礎設施升級,創造更多就業機會。


俄羅斯旅行的未來?

戰爭背景下的增長預測

若衝突不進一步升級,2025年遊客數量可能突破200萬。中國與中東市場將持續領跑,印度或成新亮點。

當前局勢下的挑戰與機遇

戰爭與制裁限制了歐洲市場,但俄羅斯可通過數字化推廣與亞洲合作應對。和平談判的進展,如川普上台後可能的調停,將影響未來走向。


2024年,俄羅斯在戰爭陰影下迎來130萬外國遊客,中國的主導地位、中東的崛起與歐洲的堅守勾勒出新格局。戰爭帶來制裁與挑戰,卻也催生了經濟奇蹟與旅遊復甦。從電子簽證到盧布貶值,從市場轉向到本土適應,俄羅斯展現了驚人韌性。未來,和平進展與策略調整將決定其旅遊業的命運。


參考資料

  1. 俄羅斯「死亡經濟」正夯民眾瘋旅遊 航空業造不出飛機找中國支援
  2. China leads by foreign tourist arrivals in Russia in Jan-Sept 2024 – Interfax
  3. Foreign tourists in Russia – TAdviser
  4. Inbound Tourism in Russia Recorded Significant Growth | .TR
  5. 親訪烏俄戰爭下「歌舞昇平」的莫斯科:為何俄國飽受西方制裁,大眾生活卻不受影響? – 換日線
  6. 2024年的俄羅斯旅行:我看到美麗新世界中的戰爭「痕跡」-端傳媒
0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