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大雷雨警報5縣市警戒,小心!強降雨與雷擊

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4 月 20 日 by 総合編集組

週六晚間的寧靜是否被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打破?

正如在先前「雷聲轟隆隆!10個即時閃電資訊與避難技巧」中多次提醒,冬季與春天交替,活躍的天氣系統往往帶來多變且劇烈的天氣現象。

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深夜,一股旺盛的對流雲系正席捲台灣北部,中央氣象署(CWA)已針對此發布多項天氣警報,呼籲民眾提高警覺,做好防範措施。

深夜大雷雨警報5縣市警戒,小心!強降雨與雷擊風險
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– 大雷雨即時訊息

最新台灣天氣警報一覽(截至4/19 23:45)

中央氣象署針對北部6縣市發布了多項天氣警報,以下為詳細資訊:

大雨特報(Heavy Rain Advisory)

  • 生效時間:4月19日晚間至4月20日
  • 警戒區域基隆市、台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、新竹市、新竹縣
  • 注意事項:旺盛的對流雲系帶來短時強降雨(短時間內降下大量雨水),上述地區可能出現局部大雨,伴隨雷擊強陣風。低窪地區需特別注意積淹水風險。

陸上強風特報(Land Strong Wind Advisory)

  • 生效時間:4月19日晚間至4月20日下午
  • 警戒區域新北市、桃園市、新竹市、新竹縣、苗栗縣、台東縣(蘭嶼、綠島)
  • 注意事項:受對流雲系及偏強西南風影響,上述地區可能出現平均風力6級以上陣風8級以上的強風(黃色燈號)。戶外活動與行車需格外小心。

大雷雨即時訊息(Severe Thunderstorm Information)

  • 生效時間:預計持續至4月20日00:15
  • 警戒區域苗栗縣、新竹市、新竹縣、桃園市、新北市
  • 注意事項:這些區域需防範劇烈降雨雷擊9級以上強陣風低能見度,尤其戶外作業人員需立即尋找安全避護地點。

貼心提醒:天氣變化快速,建議民眾隨時關注中央氣象署官方網站或APP,獲取最新警報資訊。


為何4月台灣天氣如此劇烈?

這次天氣事件的核心是「旺盛對流雲系」。

簡單來說,這是大氣中一股不穩定的氣流,迅速向上發展,形成高聳的積雨雲,這些雲層不僅帶來短時間的強降雨,還因水滴與冰晶的劇烈碰撞產生電荷,引發閃電雷擊

同時,雲系內的強風流動也導致強陣風,之所以為何大雨、雷擊與強風總是同時出現。

以下是對流雲系的影響機制:

現象成因潛在風險
短時強降雨高聳雲層快速凝結大量水汽積淹水、行車視線不良
雷擊雲內電荷分離人員傷亡、設備損壞
強陣風雲系內強風流動吹落物品、影響交通安全

大雷雨潛在影響與風險

這波天氣對北部地區的影響不容小覷,以下是可能發生的風險:

  1. 瞬間大雨:短時間內的強降雨可能導致低窪地區排水不及,造成積淹水。行車族需注意路面濕滑與視線不良。
  2. 強陣風:風力可能吹落路樹、招牌或其他不牢固的戶外物品,對行人與車輛構成威脅。戶外作業人員(如工地工人)風險尤高。
  3. 雷擊危險:雷擊對戶外人員與設施構成直接威脅,空曠地區尤為危險。
  4. 交通影響:強風與大雨可能影響陸上交通,甚至造成大眾運輸(如火車、捷運)的延誤。

許多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:「這雨來得太突然,像是颱風一樣!」、「雷聲大到嚇人,窗戶都在抖!」足以顯示這次天氣的突發性與強度,提醒大家務必保持警惕。


安全第一:6大防範措施

面對這波劇烈天氣,您的安全是第一優先。以下是實用的防範建議:

  1. 減少外出:如非必要,留在室內,避免冒險外出。
  2. 遠離危險區域:避免前往山區、河邊、溪邊或海邊,這些地方在大雨與強風下風險極高。
  3. 固定戶外物品:檢查陽台或戶外的物品(如花盆、晾衣架),確保固定或移至室內,防止被強風吹落。
  4. 行車安全:若必須開車,務必減速慢行,開啟頭燈,注意路面積水與視線不良。
  5. 防範雷擊:避免在空曠地區或大樹下逗留;室內時遠離窗戶與電器,減少雷擊間接傷害。
  6. 隨時更新資訊:透過中央氣象署官方網站、APP或新聞頻道,掌握最新天氣動態。

引言分享:中央氣象署提醒:「天氣變化快速,民眾應隨時關注警報,優先確保自身安全。」


台灣北部未來天氣展望

根據氣象署預報,4月20日鋒面將通過台灣北部海面,中部以北地區仍有零星短暫陣雨的可能。午後,北部、東北部及各地山區需留意局部雷陣雨。西半部天氣較為悶熱,民眾外出請攜帶雨具並注意防曬。


保持警惕,安全至上

目前旺盛對流雲系持續影響北部地區,基隆、台北、新北、桃園、新竹、苗栗的朋友請保持高度警覺,隨時關注天氣變化。


參考來源

  1. 中央氣象署 – 大雨特報
  2. 中央氣象署 – 陸上強風特報
  3. 中央氣象署 – 大雷雨即時訊息

頁次: 1 2

0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