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5 月 20 日 by 総合編集組
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布料香氣,以及歲月沉澱下來的寧靜氛圍。目光所及,是一件件或含蓄內斂、或雍容華貴的旗袍,靜靜地懸掛著,等待著它們的主人。而坐鎮在這份美好之中的,正是擁有六十年旗袍製作手藝的上海華美漢唐旗袍老闆,林錦德師傅。

今年已七十五歲高齡的林錦德師傅,歲月在他的臉上刻畫出沉穩與智慧的紋路,雙眼卻依然炯炯有神,彷彿能洞悉每一位客人的身形與氣質。
本文受「經濟部商業司『懷舊產業提振輔導企畫』」邀請撰寫
透過一系列的實地採訪,將台灣碩果僅存、身懷絕技的老師傅們,以及他們所承襲的、代表台灣經典時代的珍貴技藝,記錄下來並使其得以延續流轉,對傳統工藝的致敬,也是對台灣文化根脈的深情守護。
林錦德師傅依然堅持著一項令人讚嘆的技藝:客人只要一上門,他便能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和敏銳的眼力,在心中細微地描繪出最適合對方的尺寸線條。這並非一蹴可幾的功夫,而是數十年如一日,與各式各樣的布料、線頭、針腳為伍,才能磨練出的精準判斷。

他的雙手,佈滿了歲月的痕跡,卻依然靈巧,每一針每一線都飽含著對傳統工藝的敬意。他以最貼心的細緻手藝,在上海華美漢唐旗袍為每一位顧客量身打造,製作出件件獨一無二,專屬於個人的美麗旗袍。這些旗袍不僅僅是一件衣裳,更是穿著者個性的延伸,以及一段段美麗故事的開端。
台北西門博愛路婚禮訂婚手工旗袍訂製推薦
博愛路,這個在台北歷史長河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街區,曾是照相館、西服店林立之地,見證了無數對新人的人生大事。
在這條充滿懷舊氛圍的街道上,上海華美漢唐旗袍以其一甲子的精湛技藝,成為許多新人訂製嫁衣、留下永恆美麗倩影的首選之地。一件手工訂製的旗袍,不僅承載著對傳統文化的敬意,更蘊含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。

「這個縫針、藏線、收邊、連布面的花紋,都要對到身體曲線,旗袍看起來才會漂亮」
在瀰漫著咖啡香氣的溫馨空間裡,林錦德師傅一邊親切地招呼我們,一邊揮動著手,作勢指著懸掛在牆上的一件件精美的旗袍,語重心長地細細解說著每一個細節的重要性。

「你看,這每一針下去的角度,線要怎麼藏起來才不會露出來影響美觀,還有這布料的邊緣要怎麼收才能平整耐穿,最關鍵的是,衣服上的花紋一定要順著身體的曲線走,這樣穿起來才會貼身,才會好看。」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旗袍的熱愛與執著,每個字句都透露出他對這門手藝的深刻理解。
師承上海流派的他,十三歲那年便踏入了服裝製作的領域,最初是從西裝學徒做起。那段學習西裝製作的經歷,為他日後製作旗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培養了他對版型、剪裁以及人體工學的敏銳度。然而,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牽引著他,在機緣巧合之下,他轉而投入了旗袍的製作,開始了上海華美漢唐旗袍。
這一轉身,便是一甲子的光陰。
精緻的作工,精細入微的曲線調整,以及東西方美學巧妙融合的衣料創作,使得上海華美漢唐旗袍聲名遠播,成為許多人在面對人生重要時刻,例如婚禮、訂婚等場合,希望能留下最美麗身影之前,必定要來訪並量身訂製旗袍的地方。

一件合身且獨具風格的旗袍,不僅能襯托出女性優雅的身姿,更承載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。
「民國四五十年,那時候全台灣的人都穿旗袍,師傅十幾個,都不夠做」
回憶起過往,林錦德師傅的眼中充滿了懷念。「那時候,旗袍就像現在的日常服一樣普及,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,幾乎人人都會擁有一套。
我的師傅那時候手下有十幾個師傅,但訂單還是接應不暇,常常需要加班趕工。」在那個年代,旗袍不僅僅是一件美麗的衣裳,更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,一種生活品味的體現,甚至可以說是台灣的「國服」。在重要的社交場合,一件剪裁得體、布料上乘的旗袍,能夠展現女性的端莊與自信。

優雅的曲線,柔順的衣料,將女性的身體曲線在一種含蓄而低調的方式中完美展現出來,那種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絕美,總是能吸引眾人的目光,旗袍的魅力,在於它既能展現東方女性的婉約之美,又不失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信。
在那個純樸的年代,旗袍就像現代的襯衫、洋裝一般,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。
無論是出門逛街的閒暇時光,還是接待重要客人的莊重場合,甚至有些官夫人連在家中做菜的時候,也會穿上一身體面而優雅的旗袍。那時候的女性,似乎已經將穿著旗袍視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,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優雅態度。
然而,隨著時代的變遷,各式各樣快速生產的成衣如潮水般湧現,以其便捷和多樣性衝擊著傳統服裝市場。氣勢端莊、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手工才能完成的訂製旗袍,相較之下受到了不小的影響。
如今,穿旗袍儼然成為了一種更具儀式感的生活態度,或是在人生中如婚禮等重要的特殊場合,才會出現的藝術品。它不再是日常的穿著,而是承載著文化記憶和個人情感的特殊載體,而上海華美漢唐旗袍就承載著這份美感至今。
現代的旗袍設計,為了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,也融入了許多新的元素。彈性布料的運用,使得穿著起來更加舒適自如,同時又不失旗袍原有的美觀。那種隱約地將身體曲線展露出來的方式,在低調之中蘊含著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豔麗。
而上海華美漢唐旗袍所製作的每一件旗袍,依然秉持著最高的製作標準。從精準的量身、細緻的裁剪,到一針一線的手工縫製,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完美合身。
為了讓旗袍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穿著習慣,林錦德師傅也巧妙地融合了一部分西式洋裝製作的工序。雖然這樣做更加費時費工,但上海華美漢唐旗袍對於品質的堅持,卻贏得了顧客的信任與耐心,他們願意為了擁有一件真正屬於自己的完美旗袍而甘心等待。
「來我這邊做的旗袍,通常量一次就可以了」
為了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訂製旗袍的奧妙,我們有幸請林錦德師傅為我們示範量身的過程。他欣喜地推派出在這裡已經學習兩年的學徒劉乃綾上陣。年輕的乃綾,眼神中充滿了對傳統技藝的熱忱和對師傅的敬重。

看著徒弟小心翼翼地為客人量身,林錦德師傅在一旁不時地輕聲叮嚀著每一個動作的要領,需要準確報出來的長度數字,以及需要特別注意丈量的身體部位,例如肩寬、腰身、臀圍,甚至包括手臂的長度和頸部的線條。他強調,每一寸、每一分的精準,都直接關係到旗袍穿上身後的舒適度和美觀度。
「現在想學旗袍的人很少了,有機會我就趕緊教,不藏私」
談到上海華美漢唐旗袍技藝的傳承,林錦德師傅的語氣中多了一份憂慮,但也更顯得他的無私。「以前那個年代,每一個製作的技術都是各家旗袍店的商業機密,關係著一間店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師傅們往往會將自己的獨門絕技視為珍寶,不輕易外傳。」

然而,隨著時代的更迭,傳統手工藝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。面對這個現實,一臉嚴肅的林錦德師傅卻展現出了令人敬佩的胸襟。他很樂意將自己累積了一甲子的寶貴經驗,那些凝縮了東方與西方服裝製作精髓,並隨著時間流轉而不斷精進的製作工藝,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所有願意前來學習的年輕人。
「只要他們肯學,我就願意教,不藏私。」這份對傳統技藝傳承的責任感,令人動容。

林錦德師傅總是大氣地拿起珍貴的旗袍布料,卻又以極其細緻的態度,用毫米為單位進行量測,然後再以靈巧的針線,在布面上細心地縫製出符合尺寸的線條。他的每一針每一線,都彷彿是在將那個絕美年份的文化記憶,一點一滴地縫入衣裳之中,將流逝的時光縫成永恆,縫成一段段無可取代的歷史篇章。
我們深信,這些飽含著經驗與情感的技藝篇章,在傳承給年輕學徒的過程中,將會以最扎實、最真切的方式延續下去。
延伸閱讀:千盈旗袍|拼布、刺繡,布藝,更細緻的做工,保留傳統韻味
年輕一代的匠人,將會秉持著這份對細緻與貼心的追求,將這份屬於台灣的經典美學,發揚光大,讓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和欣賞手工訂製旗袍的獨特魅力與價值。
後記:當時採訪的學徒劉乃綾小姐,已經正式成為上海華美漢唐旗袍接班人,能在此刻見證文化的流轉延續,是我們的榮幸。
上海華美漢唐旗袍店面資訊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22號3樓之1
電話:02-23319189
營業時間:10:00–19:00
Facebook:上海華美漢唐旗袍
經濟部商業司:懷舊產業提振輔導計畫
【🤵懷舊新情x新婚誌囍獎👰】 籌備婚禮總忙得人仰馬翻,就讓懷舊新情貼心幫你們備好禮品,更為兩人的幸福啟程增添美好新意✨✨✨ 凡於 2019 / 3 月底前結婚的準新人,皆可參加活動➡https://goo.gl/C7KXL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