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5 年 3 月 25 日 by 総合編集組

花蓮近海5.1級搖晃全台

2025年3月25日上午9時40分,花蓮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5.1地震,震央位於北緯23.91度、東經121.65度,距離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9.7公里,地震深度25.3公里,屬極淺層地震。

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,最大震度達4級,影響範圍涵蓋花蓮縣鹽寮、花蓮市及南投縣合歡山等地。全台16縣市皆有感,國家級災防警報隨即響起,提醒民眾注意安全。


全台各地震度分佈

這場地震波及廣泛,氣象署測報顯示:

  • 震度4級:花蓮縣、南投縣
  • 震度3級:宜蘭縣、台中市、彰化縣
  • 震度2級:新竹縣、苗栗縣、嘉義縣、雲林縣
  • 震度1級:台東縣、桃園市、新竹市、新北市、嘉義市、台南市、高雄市

台北市區也感受到明顯搖晃,初估震度達3級以上,讓不少民眾驚呼「地牛翻身」。


睡夢中被地震警報驚醒

早上我還沉浸在週二的慵懶睡夢中,突然手機刺耳的地震預警聲劃破寧靜。

那並不尖銳的警報聲卻非常明確,把我從被窩裡炸醒,睜開眼心跳瞬間加速。

還沒搞清楚狀況,床開始輕微晃動,窗戶傳來細碎的顫聲。我連滾帶爬跳下床,抓起手機確認警報訊息,螢幕顯示「預估震度3級以上」。

急忙衝到客廳檢查吊燈,發現它正非常微微搖擺,雖然一點也不劇烈,偶發的地震卻足以讓人冷汗直流。


同日台灣其他地震紀錄

除了上午的5.1級地震,花蓮及鄰近區域近日地震頻繁:

  1. 清晨6時49分:花蓮縣秀林鄉發生規模3.3地震,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西南西方18.8公里,深度20.5公里,最大震度3級,南投縣則錄得1級。
  2. 凌晨1時23分:嘉義縣新港鄉發生規模3.4地震,震央位於嘉義縣政府東北方11.0公里,深度僅8.1公里,屬淺層地震,嘉義市震度達3級,雲林縣、台南市為2級。
花蓮規模5.1地震撼全台:2025年3月25日地震紀錄
中央氣象局官方網站

近期地震頻發原因與專家解析

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,地震活動頻繁。花蓮地區因地質構造複雜,常成為震央熱點。專家指出,25日的5.1級地震雖未達強震等級,但深度淺且震央靠近人口密集區,影響範圍較大。

氣象署提醒,未來數日可能有餘震,民眾應保持警覺。


地震避難三守則:保護生命安全

地震來襲時,掌握正確應對方式至關重要:

  1. 趴下(Drop):迅速降低身體重心,避免摔倒。
  2. 掩護(Cover):用雙手或堅固物品護住頭頸,躲進桌下或牆角。
  3. 穩住(Hold on):緊握固定物,等待搖晃停止。

此外,家中應備妥緊急包,內含水、食物、手電筒及急救用品,以應對突發狀況。


防災科技:地震 App 助你搶先一步準備

在地震頻發的台灣,科技成為防災利器。台灣的災防告警系統(PWS)能在地震波抵達前數秒發出警報,但若想更即時掌握資訊,安裝地震預警App絕對值得考慮。

以下幾款應用程式深受民眾信賴:

  • 台灣地震速報 – Taiwan EEW 4+:提供即時地震警報與震度預測,操作簡單,適合快速反應。
  • 中央氣象局E地震測報:官方出品,整合氣象署最新數據,含歷史紀錄與詳細分析。
  • KNY台灣天氣.地震速報:結合天氣與地震資訊,讓你一手掌握環境變化。

這些 App 能根據你所在位置推算地震波抵達時間,甚至提前數秒鳴響警報,像我這次被手機警報驚醒,正是因為提前下載了應用程式,才得以在搖晃前做好準備。

專家建議,平時設定好通知功能,並熟悉 App 介面,才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。


提高防災意識,平安度過每一天

2025年3月25日的花蓮5.1級地震再次提醒我們,台灣地處地震帶,隨時可能面對地殼震動。結合科學數據、防災科技與實用知識,我們能更從容應對自然挑戰。快去下載一款地震App,為自己和家人多一份保障吧!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,或查閱中央氣象署網站獲取最新地震資訊。


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5.1 magnitude earthquake that struck Hualien, Taiwan, on March 25, 2025, including seismic data, regional intensity, and a personal account of waking to an alert. It explores Taiwan’s frequent earthquakes, offers safety tips (Drop, Cover, Hold On), and highlights disaster prevention apps like “Taiwan EEW 4+” and “Central Weather Bureau E.” Additional insights include expert analysis and content suggestions for richer blogging. Aimed at boosting disaster awareness, it’s optimized for SEO with practical advice.

0

發表留言